11月16日下午,中国计量大学包福兵教授应机械学院邀请作题为“流体动力学机理及其流体装备中的应用”的学术报告。报告会由机械学院副院长丁明明教授主持,学院科研骨干教师参加报告会。
包福兵教授主要从事流体动力学机理和流体测试计量技术研究,现任中国计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、浙江省流量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,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实验室仪器分会秘书长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、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等;入选浙江省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(高层次拔尖人才)、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、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等;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,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、973项目子课题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项目多项;发表论文70余篇,其中SCI收录46篇,出版专著1部,授权发明专利21件;2009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2013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,2017年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,2018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。
包福兵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本人在流体动力学机理、流动测量技术与仪器开发、流体机械新产品研制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。在气泡精细控制方面,为大家介绍了超疏水超亲气材料的物理特性、特异性实验现象、控制技术与应用场景;在近壁气泡空化方面,为大家介绍了空化现象的原理、实验测试现象及仿真技术,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;随后,包福兵教授还结合自身2008年入职中国计量大学后的科研工作经历,与机械学院老师们交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及注意要点。
在报告中,包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走过的弯路,如流体实验测试中高速相机使用的经验与教训、国家基金申报书撰写中因研究跨度过大导致的申报失败经验等,并指出个人研究方向与学院团队结合是做科研的理想方式。包教授丰富的科研心路为机械学院的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。
报告会为学院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实现从无到有零的突破、如何开展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起到了指导和借鉴作用。包教授指出,做科研不能怕失败,同时也应该讲方法,需要个人努力,同时也要注意团队协作。机械学院将坚持以浙江省水利机械和浙江省制造业两大需求为导向,结合现有学科优势和特色,依托学科科研平台,加快提升学科科研水平,增强服务社会能力,积极服务水利行业和地方制造业。